南海问题这几年闹得沸沸扬扬,各国争得头破血流。可有多少人知道,咱们今天能在南海主张主权、设立三沙市盛鹏优配,还得感谢1500年前的一位了不起的女性——冼夫人!
没有她当年力排众议、高瞻远瞩,促使朝廷重视海南管理,咱们的海南岛说不定早就是别人家的了,更别提今天争议不断的南海诸岛和2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了。
冼夫人是谁?一位改变中国版图的传奇女性
冼夫人,原名冼英,生在南北朝那个天下大乱的年代,出身于岭南高凉郡(今广东高州)的俚族大族。在那个男子都难有出头之日的乱世,她却凭着过人的胆识和才干,成为了一方霸主。
这位女中豪杰从小就与众不同。
当其他女孩子在家绣花做饭时,她已经在马背上学习射箭、研究兵法了。她骁勇善战,智谋过人,被族人称为\"巾帼将军\"。
渐渐地,她不仅在军事上崭露头角,在政治和外交上也展现出了非凡才能。
南北朝时期的岭南,各民族杂居,矛盾冲突不断。冼夫人秉持着\"和睦相处、共生共荣\"的理念,不仅团结了俚族内部,还推动了汉俚两族的融合。
在嫁给汉族官员冯宝(罗州刺史冯融的儿子)之后,她跟随丈夫在岭南一带治理地方。凭借着高超的治理能力和军事才能,她渐渐在朝廷赢得了极高声誉。
梁武帝萧衍对她赞不绝口,专门任命她处理崖州(今海南)事务。
真正让冼夫人名扬天下的,是她在侯景之乱中的表现。
侯景,本是东魏的一员大将,手握重兵,镇守河南。然而,他为人野心勃勃,不甘久居人下 。
东魏武定五年(547 年),高欢病逝,侯景担心自己会受到高欢之子高澄的迫害,于是便举兵叛乱 。侯景先是向西魏求援,但西魏对他心存疑虑,并未给予实质性的支持 。
无奈之下,侯景转而投靠南梁,梁武帝萧衍不顾众人反对,接纳了侯景,并封他为河南王、都督河南北诸军事 。
侯景归降后,梁朝与东魏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紧张 。
东魏为了夺回侯景占据的土地,不断对梁朝发动进攻 。而侯景在梁朝内部也逐渐露出了他的狼子野心,他对梁武帝的统治心怀不满,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和权力 。
于是,在梁太清二年(548 年),侯景以 “清君侧” 为名,在寿阳起兵叛乱,揭开了 “侯景之乱” 的序幕 。
侯景率领叛军一路势如破竹,迅速攻占了梁朝的大片领土 ,并将梁武帝萧衍围困、饿死在了台城之中 。梁武帝的死,标志着梁朝的统治陷入了全面的崩溃 。
侯景之乱爆发后,岭南地区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。
广州刺史元景仲企图响应侯景,背叛梁朝 。
在这危急时刻,冼夫人挺身而出,她与丈夫冯宝联合当地的正义之士,共同起兵讨伐元景仲 。冼夫人深知,元景仲的背叛不仅会给岭南地区带来灾难,也会让侯景的势力进一步扩大,从而威胁到整个国家的安全 。
因此,她决心不惜一切代价,平定叛乱,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。
在冼夫人和冯宝的努力下,元景仲的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了 。然而,危机并没有就此解除 。
高州刺史李迁仕,见梁朝局势动荡,也心怀不轨,企图割据一方 。
他暗中与侯景勾结,准备举兵反叛 。李迁仕知道冼夫人和冯宝在岭南地区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,如果不先除掉他们,自己的计划就很难得逞 。
于是,他便设计邀请冯宝前往高州盛鹏优配,企图将其扣押,作为人质 。
冼夫人凭借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,识破了李迁仕的阴谋 。她劝阻冯宝不要前往高州,她说:“刺史无故不合召太守,必欲诈君共为反耳。”
冯宝听从了冼夫人的建议,没有前往高州 。李迁仕见阴谋未能得逞,便恼羞成怒,公然举兵反叛。
面对李迁仕的叛乱,冼夫人冷静应对,她制定了一套周密的战略计划 。冼夫人先是派使者给李迁仕送去厚礼,并表示愿意归顺于他,以此来麻痹李迁仕 。
李迁仕果然中计,他对冼夫人的使者深信不疑,放松了警惕 。随后,冼夫人亲自率领一千名士兵,挑着装满杂物的担子,伪装成送礼的队伍,前往高州 。
当队伍到达高州城下时,守城的士兵见是送礼的队伍,便没有多加防备,打开了城门 。冼夫人见城门打开,立即率领士兵发起攻击,城内的叛军毫无防备,被打得措手不及 。
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,冼夫人成功地攻占了高州城,李迁仕狼狈逃窜 。
冼夫人平定李迁仕叛乱后,继续率领军队与侯景的叛军作战 。
她与陈霸先等梁朝将领密切合作,共同抗击侯景 。在战争中,冼夫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,她身先士卒,冲锋陷阵,鼓舞了士兵们的士气 。
她还善于运用战术,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敌军的弱点,多次取得了胜利 。经过多年的艰苦战斗,侯景之乱终于被平定 。
这场叛乱给梁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,使得梁朝的国力急剧衰退 ,然而,冼夫人在这场战乱中,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,她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,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。
到了隋朝统一南北后,隋文帝杨坚破例封她为谯国夫人,授予她六州兵马权!要知道,古代女性能掌管一州已是破天荒,而冼夫人直接管辖六州军政大权!这是何等的信任和认可!
周恩来总理曾经评价她是\"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\",这绝非溢美之词。冼夫人一生立下赫赫战功,但最易被忽视、却影响最为深远的,是她对海南岛和南海主权的贡献。
这正是今天我们要重点讲述的故事。
力挽狂澜:冼夫人如何守住海南这片宝地?
很多人以为海南岛成为我国的领土是近代的事,其实大错特错!
早在公元前110年,汉武帝派大军平定南越国后,就顺势将海南纳入了中国版图,设立珠崖、儋耳二郡。这比咱们收复台湾还早了近2000年呢!
《汉书·地理志》记载:\"儋耳、珠崖郡皆在南方海中洲居,广类可千里,合十六县,户二万三千余。\"可见当时海南已有相当规模的人口和行政区划。
但好景不长啊!那时候交通不便,派去的官员又贪得无厌,横征暴敛,老百姓苦不堪言。
日积月累之后,海南岛上的百姓就忍不了了,接二连三地揭竿而起,搞得朝廷焦头烂额。
汉元帝实在没辙了,公元前46年,一咬牙一跺脚,直接撤了珠崖郡,改为朱卢县,隶属合浦郡(今广西合浦)。
这一撤,等于把海南半放弃了。海南岛与中原的联系越来越少,就这么被\"遗忘\"了几百年!
一个地方脱离中央管辖久了会咋样?要么被外族侵占,要么自立为王。这种情况下,海南岛随时可能永远脱离中国版图!
幸好,历史的转机出现了——冼夫人登场了!
南北朝时期,冼夫人和丈夫冯宝在岭南一带德高望重。她眼光独到,深谋远虑,发现海南这个问题相当严重,于是她主动上书梁武帝,请求在海南设立崖州,加强管理。
梁武帝看了奏表盛鹏优配,被冼夫人的远见卓识惊着了。想当年,朝廷里那些大臣忙着权力斗争,有几人能想到偏远的海南岛?
梁武帝当即拍板,同意设立崖州,还专门任命冼夫人负责相关事务。
拿到\"尚方宝剑\"后,冼夫人立马行动起来。她亲自带队前往海南,一方面跟当地部落首领谈判,争取他们归附中原;另一方面直接上手解决实际问题,让岛上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好处。
她具体做了啥?那可多了:
从内地组织移民开发海南,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,比如推行牛耕(以前当地人都不会用牛来耕田,效率低下)兴修水利,改良农业,选种施肥,提高产量无偿提供种苗、农具,帮助当地人提高生产力传授纺织与制衣技术,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条件和丈夫一起在海南设立学堂,传授医疗知识推广中原文化礼仪,但又尊重本地习俗积极鼓励各民族通婚,促进民族融合
这些措施看似普通,实则非常高明!她没有靠武力强行收服,而是用实实在在的好处让海南人民感受到跟中原一家亲的好处。这才是真正的\"人心所向\"啊!
在冼夫人的精心治理下,崖州逐渐成了个繁荣稳定的地方。海南岛与中原的联系紧密起来,重新回到了中华大家庭的怀抱。
这一举措,不仅挽救了海南岛,更为后世中国确立南海诸岛主权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你可能会问:不就是收回一个海南岛吗?至于说\"如果没有她,200多万海域可能早已不属于中国\"这么夸张吗?
还真不夸张!往下看你就明白了。
从崖州到三沙:千年呼应的战略智慧
拿出地图看一看,海南岛位于南海的最北端,像一把锁,锁住了南海的大门。它是中国大陆通向南海的桥头堡,战略位置极其重要。
我给你算个地理账:
西沙群岛距海南岛仅180多公里,而距越南海岸线约400公里南沙群岛虽然距离更远,但如果没有海南这个前哨站,我们怎么可能有效管控?依国际法,有效管辖是确立领土主权的重要依据,没有海南这个基地,南海诸岛的管辖权从何谈起?
假如海南岛不是中国的,而是被其他国家占领或者独立(类似台湾的情况),那我们今天面对的南海局势会是啥样?估计连西沙群岛都轮不到我们说话,南沙更是别想了!周边国家早就瓜分得干干净净!
更要命的是,按现代国际法,国家可在领海基线外延伸12海里作为领海,再向外延伸200海里作为专属经济区。
没了海南和南海诸岛,那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及其丰富资源,就跟中国无缘了。
这南海资源是啥级别的?给你简单列几条:
石油储量在230至300亿吨,相当于全国石油储量的三分之一天然气储量约58万亿立方米,是名副其实的\"第二个波斯湾\"渔业资源丰富,每年渔获量可达650万-700万吨海底还有\"可燃冰\"(天然气水合物),储量相当于中国陆上和近海天然气总资源的一半
除了资源,南海的战略位置更是无可替代:
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,被称为\"世界第三黄金水道\"全球约25%的海上运输经过南海中国80%以上的国际贸易依赖南海航线控制了南海,就等于掌握了中国通向海洋的生命线
现在你明白为啥说\"如果没有冼夫人,200多万海域可能早已不属于中国\"了吧?这还真不是夸张,而是实打实的战略分析!
更神奇的是,1500年前的冼夫人似乎已经预见到了海南的战略价值。她当年力主设立崖州管理海南,与我们今天设立三沙市管理南海诸岛,在战略思维上竟然如此一致!
三沙市是2012年7月24日成立的,辖区包括西沙群岛、中沙群岛、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,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,是中国最南端、面积最大、陆地面积最小、人口最少的地级市。
为啥要设立三沙市?就跟当年冼夫人设立崖州的道理一样——本质上都是通过行政管理来巩固国家主权。
冼夫人那时面对的是群雄割据、天下大乱;今天的三沙市,则面临周边国家的窥伺和域外大国的干预。
但无论是冼夫人还是今天的我们,都有一个共同信念:寸土必争,寸海必护!
南海争端的法理依据
说起南海争端,各国都有各国的说法。菲律宾、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文莱这几个国家,都对南海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提出了主权主张。他们的理由五花八门:有说\"地理邻近\"的,有说\"历史上曾经管理\"的,还有说\"大陆架延伸\"的。
但要论证据的充分性和历史的连续性,没人能比得上中国。
首先说历史证据。
早在东汉时期(公元2世纪)的《异物志》、三国时代(公元3世纪)的《扶南传》等古籍中,就有关于南海诸岛的记载。
宋代更是有详细的《更路簿》,《更路簿》详细记录了南海诸岛的位置、航线,是中国渔民早期开发南海的铁证。
再说管辖证据。
冼夫人设立崖州管理海南只是开始。唐代,朝廷派遣官员专门负责南海巡查。宋代,中国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南海事务。元、明、清三代,都有明确的南海巡航制度和管理措施。
近代史上,1946年,中国政府派军舰接收日本占领的南海诸岛,并于1947年正式公布《南海诸岛位置图》,绘制了著名的\"十一段线\"(后改为\"九段线\")。
这也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国家形式对南海诸岛主权的明确宣示。
对比其他声索国,最早对南海提出主权主张的菲律宾,也不过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。
而越南在1975年前,官方文件中还曾明确承认南海诸岛是中国的领土。马来西亚和文莱的主张就更晚了,基本都是近几十年的事。
话说回来,冼夫人当年的远见卓识,到今天终于得到了完美的延续。
三沙市的设立和建设,就是对冼夫人精神的最好传承。现在的三沙市,不仅有街道社区、学校医院,还有自己的电视台、供水厂、海水淡化厂、风力发电站等基础设施,正逐步发展成一个生态宜居的海上小城。
结语
一个1500年前的女性,一手托起了南海的未来。
她没有现代国际法的概念,没有海洋资源勘探的工具,甚至连南海深处的岛礁都未必知晓——但她凭着一种朴素的家国情怀和罕见的战略眼光,在历史的关键节点扭转乾坤,让海南这颗明珠重新镶嵌在中华版图上!
反过来想,如果当时冼夫人没能让梁武帝同意设立崖州,如果海南岛就此被历史遗忘,长期脱离中央管辖,最终可能沦为他国领土,那我们今天还有什么底气和资格在南海问题上与人争辩?
那可就不仅仅是失去2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的问题,而是会深刻改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安全环境!
今天,我们享受着祖先留下的疆域,未来,我们也有责任为后代守护好每一寸土地、每一片海洋。这,就是冼夫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!
参考资料:
《冼夫人传》,广东人民出版社,2018年《南海主权与历史渊源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,2020年《海南历史与南海主权》,海南出版社,2017年《中国南海诸岛主权依据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6年
金港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